近日,在广东金融监管局指导下锦富优,从化金融监管支局举行“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”教育宣传周活动,现场揭牌从化区“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阵地”和“青少年法治(金融)教育阵地”。
据介绍,两个教育阵地汇集金融消费权益区、打击非法集资区、防范金融诈骗区、金融监管提示区、趣味学习互动区“五区一体”教育宣传新模式,是近年广东持续推进金融教育阵地化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,标志着广东金融教育宣传步入阵地化、常态化、长效化的新阶段。
立足区域特色,打造金融教育多元阵地
近年来,广东金融监管局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深入落实《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“稳步建设金融教育基地、投资者教育基地,推进将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”的部署要求,坚持广覆盖、可持续,构建系统性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体系,在全省打造了一批有群众基础、有宣传内容、有特定受众、有良性互动的金融教育基地,有力推动金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。
截至2025年9月,广东辖内依托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、公共图书馆、钱币博物馆、学校等平台,累计建设了9家金融教育基地,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宣传活动。
其中锦富优,广东省青少年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基地重点面向中小学生群体,将金融知识深度融入综合实践教育体系,每年覆盖学生近3万人。
佛山市金融教育与实践基地依托高校资源,通过组建大学生金融宣传志愿者团队,设立由学生自主运营的实践网点,持续举办“金粤杯”文化创意大赛、金融讲座等活动,激发青年学子的参与热情和创造力。
东莞市钱币博物馆基地充分发挥馆藏文物资源优势,以货币为载体,让红色金融故事可感、可触、可学,成为传承红色基因、弘扬金融文化的重要窗口与教育阵地。
阳江市金融素养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图书馆文化底蕴与丰富资源,开展金融主题读书会、亲子共读等系列活动,推动金融知识与全民阅读的深度融合。
肇庆怀集一中“校园诚信银行”基地,推出“信用存折”机制,将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量化为诚信积分,建立个人诚信档案,每月公布“收支存”情况,学期末评选“诚信明星”,形成了“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”的良好氛围。
此外,广东多地还在中小学、社区学院、农村地区等设立金融阅览室(读书角),配置丰富多样的图书,配对专门的金融机构对读书角进行长期的维护,借助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,培养公众金融阅读习惯,达到了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的效果。
激活阵地效能,驱动金融教育高质量发展
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,广东金融监管局推动辖内各类教育基地精心策划、同步联动,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、内容扎实、贴近群众的主题活动,将静态的“阵地”转化为动态的“课堂”,让金融知识普及更接地气、更具温度、更见实效。
近年自省级教育基地建成以来,各运行主体立足基地功能定位,聚焦“一老一少”等重点群体,围绕适当性管理、理性投资、征信保护等实用热点知识,累计举办各类金融教育活动逾1300次,受众人数超30万人次。
广东金融监管局表示,下阶段将立足金融为民初心,持续推进金融教育常态化阵地化建设,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大金融知识宣教力度,强化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,提升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采写: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锦富优
线上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